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7-03 02:17: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37年后,重庆的卷烟厂应运而生,迅速发展,逐渐占据了外国厂商生产的卷烟和国产外地烟在重庆的市场。重庆卷烟厂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抵制日货
B.抗日战争造成重庆交通不畅
C.民族企业获得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D.抗战前线将士需求大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中国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进出口贸易总额
比较
1950年
15.1
?
1959年
43.8
比1950年增长2.9倍
1966年
46.1
比l959年增长.5.3%
1969年
40.3
比1966年下降12.6%
1973年
100
比1972年增长74.2%
1978年
206.4
比1972年增长2.3倍
A.中国经济从内向型转为外向型
B.政治因素导致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出口贸易减少
C.中美建交推动了l973年进出口贸易变化
D.经济特区建立导致70年代末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BC都与题干时间不符,中国经济从内向型转为外向型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经济特区建立是在1980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处于文革十年动乱时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因此选B。
点评:本专题重点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其教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互联网的普及等。难点有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变化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并未推翻清王朝,与题中辫子灭不符,因此BC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象征着清王朝的翎顶补服、辫子、等级礼仪等被“灭”。故选D。鸦片战争时期并未进行如此明显的习俗方面的变化。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辛亥革命后在社会社活领域里所发生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也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成语“当仁不让”的典故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孔子在给学生讲学时提出“当仁,不让于师”,意在
A.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B.鞭策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C.鼓励学生要超过老师
D.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朱熹作过一个注释:“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 所以“当仁不让于师”,应该解释为: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出处是一样的,只是经过简化了。 意思有了些延伸: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察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央设立太学,同时,下令在各郡县设立学校。若想进入最高等学府接受教育,只能去长安的太学。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