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7-03 02:15: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10~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近九倍,成为世界第四号工业强国。但在1860年,一位资深经济观察家说:“We should have done better。”这位观察家的言论主要针对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A.美英矛盾尖锐,英国技术封锁
B.政府干预过度,影响移民流入
C.南方离心倾向,国内市场狭小
D.一味学习外国,缺乏技术创新



2、判断题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米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期间的见闻写了篇回忆录,他的回忆录中不可能出现
A.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
B.在长江乘坐中国制造的轮船
C.在南京听到两位华人朋友互称“先生”
D.在上海看电视转播民国新闻



3、判断题  国庆六十周年献礼上,成龙演唱的《国家》有句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反映了家国观念已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下列描述没有涉及家国文化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修身治家平天下”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4、判断题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下列观点与此相似的是
A.“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涂之人可以为禹”
D.“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



5、判断题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