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7-03 02:14: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是1976年发行的邮票“工农兵上大学”系列中的一张,从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这应该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现状?(?)

A.文化大革命
B.建国初期
C.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期
D.改革开放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是指1949年至50年代初;C不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不对,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66-1976年为文革十年动乱时期,因此选A。
点评: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部分,2011年四川文综第37题做了考查,备考时要关注:①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②“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③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炼钢、冶铁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铁矿砂却大量出口。上述现象最能说明当时中国?
A.工业布局不合理
B.外资所占比重过大
C.工业结构不合理
D.缺乏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从题干可以看出重工业产品需要进口,而发展重工业的 大量原料却大量出口。这反映出当时重工业得不到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带有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了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可知在强调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即A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从材料中不能反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为世界财富“500强”跨国公司的变化,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 ]
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
B.世界经济呈现明显区域集团化特征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优势上升
D.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古代史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太简”,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支离”。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朱熹,乙方代表人物为陆九渊。“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二程的思想,“发明本心”是陆九渊的的思想,因此选A。
点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2)影响相同:①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