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时间:2019-07-03 02:10: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观察材料一,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 ?



2、判断题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影响近现代交通工具在中国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因素
B、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素
C、环境因素
D、技术因素



4、判断题  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
①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②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
③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④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之日“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属,而人已如电掣飙驰,随之以去矣。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不?料未过多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28.?5万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在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中,反对修铁路的理由包括:(一)扰民;(二)夺民生计;(三)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四)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修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而非千万人之公利”。
材料二 义和团曾经张贴“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大轮船”的揭贴。
材料三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并谈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