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史》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7-03 02:08: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握手礼是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见面礼。以下一组握手照片中不反映外交礼仪的是?

A.毛泽东与田中角荣
B.周恩来与尼克松
C.邓小平与欧共体主席
D.胡锦涛与连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外交礼仪放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D项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属于外交礼仪。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华沙条约》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面对美国的冷战采取的措施。由“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可知是北约的建立。苏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建立华沙条约。所以选C。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关键是正确理解辛亥革命之“花”“果实”的含义各是什么,“花”应指革命的暂时成果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果实”应指革命的最终目标即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选C。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困难,但并未解散;B项错误,孙中山并未出走海外;D项错误,孙中山辞职是因为要把权力让给袁世凯,并非立宪派和旧官僚的逼迫。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是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资产阶级领导发动的一场革命运动,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主要经过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对应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战略是
A.科技为政治服务的战略
B.以“大科技”发展为主的战略
C.调整和重建中发展阶段
D.科技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战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所以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而1934年他第二次到这里时,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维尔斯这么说的主要着眼点是
A.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B.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
C.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D.苏联与西方国家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必修二所学的知识可知,1934年和所学史实1929年至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救命稻草,罗斯福新政中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就是借鉴社会主义苏联的经验,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斯大林模式
点评:从横向上注意将斯大林模式与苏联以外其他经济模式进行比较。
?
?
斯大林模式
英国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
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所有制成分并存
?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
农业制度
全盘集体化
资本主义农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苏维埃体制
君主立宪制、内
阁制、两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