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7-03 01:57: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30分)阅改材料叫答问题。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一组织正式成立。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是什么?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何意义?(8分)

20年前,冷战结束,世界进入单极时代。在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的倡议下,加强亚太之间合作的经济组织——APEC成立。经过20年的发展,APEC从创立时的12个成员增加到21个成员。其涵盖的人口也占了全世界的40%,GDP更是达到了54%。可以说,APEC会议是半个地球出席的会议。中国自1991年加入APEC以来,积极参与APEC各领域的合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对APEC的影响越来越大。APEC成为中国与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开展互利合作、开展多边外交、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正如澳大利亚APEC研究中心的报告所评述的那样:“APEC的故事就是亚洲崛起的故事;今天,则主要是中国崛起的故事。”
(2)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APEC的发展及中国地位作用的变化。(12分)


参考答案:
(1)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成为潮流。有利于深化对?外开放,推动中国贸易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8分)
(2)①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揭示了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趋势。20年来,“APEC”的成员从创立时的12个成员增加到21个,GDP达到了全世界的54%,体现了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5分)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中国自1991年加入APEC以来,脚踏实地,不断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并积极参与APEC各领域的合作,对APEC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已经是APEC一个重要成员,对地区合作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7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8分)

国家
? 1750年
? 1830年
? 1860年
? 1880年
? 1913年
?西方
? 18.2
? 31.1
? 53.7
? 68.8
? 81.6
?中国
? 32.8
? 29.8
? 19.7
? 12.5
? 3.6
?其他
? 49
? 39.1
? 26.6
? 19.7
? 14.8
各文明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份额。(百分比,世界总量=100%)(7分)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81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试分析1750年中国的制造业同欧洲相比较为什么处于优势地位?(4分)
(2)西方在19世纪下半叶为什么在制造业中能够取得优势地位?这种地位的取得对国际时局造成了那些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当时中国人口众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而欧洲尚未进行工业革命。(2)欧洲不少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飞速发展。西方取得了优势地位,加紧了对其他地区的侵略扩张活动,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本题解析:(1)可以从中国、欧洲两方面考虑。中国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着眼。
(2)由19世纪下半叶可知,欧洲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急剧发展,工业能力迅猛增强。各国为了取得商品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等积极对外扩展,进步建立世界殖民体系,世界联系大为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观察下列漫画,在各选项中为该画选择一个主题。

[? ]
A.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B.德国东西分裂加剧
C.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D.全球经济差距扩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许多情况下,历史的发展是实践推着政策走,观念和政策的更新往往是对事实的追认。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B.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才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A项符合题干信息,故排除;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一化三改,在其指导下,我国一方面进行了三大改造,一方面开展一五计划,故B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项正确;1978年安徽小岗村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C项符合题干信息,排除;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就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体制改革就已拉开了序幕,1992年14大才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D项符合题干信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B.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C.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备
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封建政权对地方的管理方式主要有实行各级地方管理机构、高度严密不断完善发展的地方监察制度等等。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完备在隋唐三省六部制,不是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军机处只是皇帝的“传话筒”,没有任何的约束皇帝的权力,所以专制制度的顶峰在清朝的军机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