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时间:2019-07-03 01:52: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在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大楼的欢迎大会上说:“你们来我是反对的,但是你们来了,我表示欢迎。”这表明(  )
A.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美关系逐渐缓和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美国放弃世界霸权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大楼可知是与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关,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结盟运动兴起是在1961年,时间不符,故A、C项错误;“你们来我是反对的”表明中美矛盾和分歧仍然存在,“但是你们来了,我表示欢迎”表明中美关系有所缓和,故B项正确;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而非放弃世界霸权政策,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A.朱熹:发明本心
B.陆九渊:格物致知
C.王守仁:致良知
D.程颐、程颢:心外无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A应是王阳明;B是朱熹;D是王阳明;所以C正确而。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坚决支持不结盟运动
B.由英国等国发起
C.它的兴起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注意时间是1876年,当时火车仅仅出现在个别大城市,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出行方式,A项错误,从材料“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说明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担忧,故B、D两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新中国某时期河南省某县行的“觉悟票”正面及背面说明,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的产物
B.人民公社时期刮共产风的产物
C.平均主义大锅饭受挫后的产物
D.大跃进运动的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觉悟票的说明中可以看出,它的出现是对劳动积极性的一种奖励和惩罚的措施,这与平均主义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 ABD与“觉悟票”说明信息不符,故排除。
化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