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1:50:05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
材料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小题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1分)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2分)
小题2:材料二的照片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1分)此事有何重大意义?(2分)第二年,我国在外交方面又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分)
小题3:根据材料三,列举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参加日内瓦会议及万隆会议。(2分)
小题2: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分)意义:①标志着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②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2分)中美关系解冻及中日邦交正常化。(2分)
小题3: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是考查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这些原则”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第二问是图片内容的考查,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内容,然后根据课本答出其意义即可,第三问是考查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政府的外交活动,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外交政策,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67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时,合并的三个机构是
①欧洲煤钢联营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经济货币联盟④欧洲原子能联营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是中国某部门编制的1953—1958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示意图。以下对这张示意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工业建设突飞猛进
②新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年工业增长率相差10倍以上
④工业增长与经济政策关系密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①的表述符合材料。②的表述不正确,中国完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出现在改革开放后。③的表述与示意图中反映的数据相符。由于“一五”计划与“大跃进”运动均较大幅度地促进了我国重工业的发展,故④的表述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先进的社会制度的保障?②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③中国科学院的成立
④科学家们的努力?⑤自主创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⑥ 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六十年沧桑,六十年巨变。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西藏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下表是关于西藏经济变化的数据,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西藏人民的勤劳
C.西藏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D.西藏民主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