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1:47: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中国能够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其背景是:①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②社会主义阵营形成?③中国支持印度支那地区开展抗法斗争④中国支持越南人民进行抗美斗争? (?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新中国能够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④发生在1954年以后,时间不符。A、C、D选项都包涵了④,故正确的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A.钢铁机械制造业发展显著
B.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时间长
C.发展较快的企业是纺织业
D.民族资本超过了外国资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我国的民族工业畸形发展,轻工业发展较快,但重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时间短,民族资本少。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政体,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排除B,D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A是1956年中共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排除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什么问题(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因为俄国采用的农奴制改革,和德国采取的王朝战争,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专制传统较为浓厚,而英美则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的,封建因素被大部分扫清,尤其是美国,根本没经历过封建社会,民主氛围更加浓厚。
由此可见,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