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1:41: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根据国际移民组织2003年6月发布的《2003年全球移民报告》,1990年,有1.2 亿人长期生活在自己国家以外的地方。2002年,这一数字超过1.5亿,是35年前的两倍。2003 年全球国际移民总数更是已超过1.75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全球化的加速
B.局部战争频繁
C.地缘政治影响
D.两极格局结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生产、资本、贸易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也促使人口的流动,根据材料分析全球范围内国际移民人数的增加,可知是选A项全球化的加速。BCD都是属于政治方面和材料关系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最为重大的成就是(?)
A.积极促建多边外交活动
B.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C.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知识的理解。题干中强调的是“最为重大的成就”,A项是错误的;这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成就。B项是错误的;这是建国初的成就。D项是错误的;中日邦交正常化正是由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区域经济集团化,这一趋势在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就已显示出来。读下面四幅地图,回答问题:

(1)以上四幅图是指哪些国家?它们在二战结束后的20多年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2)20世纪60年代,以上四国经济都得到迅速稳定发展,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③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有何趋势?对资本主义世界和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1)①是英国,②是美国,③是法国,④是联邦德国。英、法、联邦德国唯美国马首是瞻。原因:战后初期,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并企图独霸世界。(此题可根据赋分情况决定详写还是略写。)
(2)共同原因: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提高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实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3)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德(联邦德国)、法等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联系的加强,成立了“欧共体”(英国80年代加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欧共体”国家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并超过了美国,在政治上开始改变依附于美国而实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欧共体”的成立,使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欧共体”进而发展成为“欧盟”,成为抗衡美国、影响世界越来越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和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本题解析:此题知识含量丰富,综合性强,考查的主题是欧美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紧扣当今世界局势变化的主旋律。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地图的经纬线标志及国土形状,然后结合二战后的历史状况回答;回答第(2)问时,要对两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比较、概括,然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回答第(3)问时,应首先把握③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及该地是指哪里,然后从对资本主义世界和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回答。本题难度适中,要求熟悉史实,准确描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8年12月,在我国制定的合成胰岛素科研计划中,完成的时间一再提前,由最初五年缩减为四年、三年、二年,最后决定把这项工作作为l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献礼,时间尚不足1年,这表明(?)
A.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全国上下热火朝天“大干快上”
D.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641年,英国《大抗议书》中写道:“比一切东西更有力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宜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据此回答:
(1)从所引材料看,议会针对什么行为提出抗议?
(2)在抗议书中,议会是怎样抗议国王的?
(3)议会抗议国王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l)国王不经议会同意强行征税的行为。
(2)宣布国王不经议会同意而征税是非法的;立法规定国王必须受法律制约。
(3)说明议会有决定征税的传统权力;议会限制王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的力量增强;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十分激烈;国王的专制行为受到反对;议会采取和平的斗争形式;等等。


本题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与阐释能力。解题时,可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材料信息加以概括,回答第(1)(2)问;第(3)问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可结合《大抗议书》所反映的英国国王与议会斗争的实际,从多角度考虑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