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1:36: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些称谓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方观念的影响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领袖的个人决策
D.底层民众的呼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 》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 年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人们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阅读《申报》和观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选取了一段关于近代天津的史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是自主命题的体现之一,然而考查的知识点仍在中国近代史之内。抓住材料中的“旧城”、“河流”、“铁道线”、“电车道”,很明显反映的是“陆路—水路—铁路—电气化”的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天津城市发展趋势如此变化,即是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的特点。
考点:近代城市化
点评:近代中国的城市的发展融进了明显的半殖民地化的色彩,往往是畸形发展的繁荣,这一点材料虽然没有考到,但是学生需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大的专题,包括西方城市化、近代中国城市化和建国后中国的城市化历程都需要明白。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生平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崇洋媚外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社会上崇洋媚外现象。所以选C。
【题型选择题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