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7-03 01:36: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光绪帝的英语老师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
[? ]
A.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B.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C.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
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4年l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能够印证新式交通工具?
[?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据李景汉《北平郊外乡村生活》记载:1930年对北京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京郊一个村子不仅缠足之陋俗未割除,已婚117名妇女中缠足仍有31人,占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没辫子不好看”和“带惯了”等理由拒绝剪辫。这一现象表明
A.传统陋习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
B.人们的审美观念呈现多样化
C.当时北京地区有较为自由的社会风气
D.辛亥革命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有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 ]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63年《申报》中对“洋泾浜式英语”有如下描述:“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请看频呼六克,海做高来六做低”。有学者据此做出下列推论最为合理的是
[? ]
A. 政府开始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B. 英语已成为世界性的商业语言
C. 西方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改造
D. 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在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