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1:35:11
1、选择题 王夫之认为:尧舜之时“国小而君多,……而暴君横取,无异今川广之土司(指的是西南地区尚处于原使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的首领),吸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黄宗羲与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学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这是因为处在我国小农经济的产生阶段,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黄宗羲是生活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故选C。A项错误,两者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B项错误,两者都谈不上对社会规律的把握;D项错误,二者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思想的类型,而是是否适应当时的形势的问题。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与韩非子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指的是人的良知,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所以本题材料的主旨是在说明王阳明是在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王阳明只不过是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不可能科学说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均不是王阳明的观点,材料中也没有这两种观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的“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县高架桥一侧有这么几句宣传语“车让车,让出效益。车让人,让出安全。人让车,让出文明。人让人,让出和谐”。下列思想中体现不出“和谐”的因素是( )
A.仁者爱人
B.兼爱非攻
C.天与人,不相胜
D.刑不上大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体现的是和谐,A、B两项都是说爱人,体现人际关系和谐;C项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D项是体现法治严刑峻法,无从体现和谐的因素,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
C.有教无类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今“以德治国”倡导的是仁政和为贵的思想,不是重视农业的思想,C是针对教育类型而言的D是君民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