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1:3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
A.天文学
B.物理学
C.数学
D.宗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史实再认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我们常说“多行善事”、“与人为善"、“真善美",但如何才能达到“善”呢!古希腊有位大哲学家认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这位大哲学家应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苏格拉底的观点是:知识和道德合二为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各省、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八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2010年则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进程就已经开始,故A项错误;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变为1∶1,城乡代表名额趋于平等,可以看出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中“偏向农村”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历史上对中国的称谓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

类别
称谓举例
第一类
蕴含深意的历代国号
夏、商、周、秦、汉……
第二类
延用不衰的古今名号
中华、赤县、东土……
第三类
域外有关中国的称谓
真丹、震丹……
此外对中国的称谓还有如:①华夏 ②神州 ③中华民国 ④赛里斯,下列选项中,将这四种称谓按上表分类正确的是
A. ①是第一类、③④是第二类、②是第三类
B. ①是第一类、②③是第二类、④是第三类
C. ③是第一类、①②是第二类、④是第三类
D. ③是第一类、①④是第二类、②是第三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赛里斯”,源于蚕与丝的本意;华夏、神州自古以来就是对中国的称谓;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号。故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墨子的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其主要原因是(?)
A.其思想适应了统治者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B.其思想有利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其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D.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使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墨家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小生产者的利益,而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需要从社会存在中寻找主要原因,由此可知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