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1:29: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是
A.皇帝称号创立
B.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
C.“三公九卿”服从皇帝命令
D.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目考查的是君主专制的特征,即是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B正确,CA是一个方面D是指中央集权。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前半期的发展状况,不属于其发展原因的是

A.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D.国民政府推行经济统制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新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其中的“两弹”是指
A.原子弹 氢弹
B.原子弹 导弹
C.氢弹导弹
D.氢弹 炸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故选B。
点评:“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标志我国航空航天、遥感、测控、核能等尖端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打破了苏美两国对我国进行核讹诈的企图和威胁,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于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具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秦至清初,上下两千余年间,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诸如匈奴.突厥.蒙古.契丹.满洲等对国家的统一有重要的影响,历代王朝在这一地区采用多种措施加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巉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
——《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二?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材料三?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写的《溥仁寺碑文》中说:“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碑文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始皇时期加强对匈奴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据材料二反映了其什么样的民族观?结合所学,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方式“收养”突厥?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什么影响?(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康熙帝对蒙古地区是如何加强管辖的?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历代王朝都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有何认识?(2分)


参考答案:(1)措施:发动战争、修筑城池、迁徙百姓戍边、修筑长城等。(2分)
(2)民族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方式: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在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和亲”政策。影响: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4分)
(3)方法:平定准噶尔的叛乱;加强与蒙古的团结,尊重喇嘛教;与内外蒙古首领在多伦会盟;册封活佛;设立木兰围场和避暑山庄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方边防。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北方地区的统治,巩固了祖国的统一。(4分)
(4)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与管辖是国家强盛、统一的重要方面;北方民族的发展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2分)


本题解析:(1)秦朝对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采取战争的手段和防御的手段两手。修筑长城等就是为了防备北方民族的骚扰。(2)从材料“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可以看出唐朝实行的民族观。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上主要是设置羁縻府州等机构,同时采用和亲的政策。(3)清朝对于少数民族叛乱分裂分子绝不手软,同时注意发展满族与蒙古族的关系,这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对于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对待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辖是保证我国统一的重要的措施。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灿烂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评: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无论是交往还是战争,都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少数民族吸取了汉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统治方式,加速了本民族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汉族地区吸取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华,为庞大的汉族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汉族文化保持着长久的活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中国焦点2006》评出十大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位的是孔子,最主要的原因是
A.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现实意义
B.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
C.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响后世教育
D.其文化品格对中国的文化具有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项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反映的是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仁政;B 项较为笼统,并非说的是孔子受人尊敬的原因和孔子的贡献;C 项属于教育方面,只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因此ABC项都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D 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