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时间:2019-07-03 01:24: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
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
现象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来源:91考试网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理解。由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得知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百家争鸣。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有
①市场经济制度被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世界各国发展军备的推动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推动 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 ⑤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34分)人类文明是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1)据材料一,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3分)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6分)
材料二?在欧风东渐的历史大潮中,西洋历法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人视野和日常生活之中。魏源较早地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和“经纬度”等概念。1877~1882年出使日本的黄遵宪对日本放弃沿用千年之夏历遽然改用阳历的做法颇不认同;十几年后,遍历亚欧美三大洲的黄遵宪,既认同阳历优于中历但又以为历不必改。1896年,开明的知识分子、近代出版家高梦旦从世界大同的国际化视角倡导改历。1897年,在思想界引领风骚的梁启超著文《改用太阳历法议》,大力鼓吹改历。1907年,在日本研修经济学的孟森发表《历法议》,从统计学角度论证阳历之便利,提出改用阳历的主张。民国肇建后历行改历,阳历最终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1912年8月,《教育杂志》发表文章,呼吁教育界应承担起引导民众改变旧思想、旧习惯以适应新历法的责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晚清到民国西方历法在中国传播的变化历程。(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语言表述符合学科用语。】
材料三?“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穆罕默德· 阿里创办近代工厂
亚历山大二世司法改革
明治政府引进西方技术设备
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一国两制
拿破仑《民法典》
法国1875年宪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阅读上表,从“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1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9分)
共同点:以本民族历史为中心,观察周边世界;把已知地理范围视为“世界历史”。(3分)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交往范围相对狭隘;地理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局限;古代世界文明处于分散隔绝的状态。(6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2)(14分)
从晚清到民国(近代时期),伴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侵入和中国国门的洞开,西洋历法(阳历/公历)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中国经历了从认识到接受再到采用的变化历程。从鸦片战争时期的魏源到19世纪末的黄遵宪,逐渐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经纬度”等自然科学概念,开始认识到西方历法(阳历/公历)优于中国传统历法(阴历/农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版、思想、经济、教育等社会各界不仅提出改行公历(阳历),而且从国际化(或世界化)、政治性、工具化、思想解放等角度宣传历法知识,终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行公历,阳历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
上述材料表明,由于历法在中国所具有的特别政治和文化意义,使得国人在接触阳历之初,很自然地以一种“正统”眼光视之。但是,当中西接触日深以及知识分子走出国门,亲身体会到阳历的优点和长处后,人们逐渐抛弃了一开始的政治性眼光,而从工具性角度更客观地看待阳历。
(3)(11分)示例:
主题(1分)
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1分)
关键词(1分)
拿破仑颁布《民法典》、亚历山大二世司法改革、法国1875年宪法(1分)
添加的关键词(1分)
美国1787年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简要阐释(8分)
美国1787年宪法吸取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建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共和政体。拿破仑的《民法典》继承发展了古代罗马法的精髓,确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规范。亚历山大二世司法改革学习和借鉴欧洲大陆法系的成果,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法国1875年宪法汲取了启蒙思想、《人权宣言》、英美等国的法律成果,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西方三权分立制度和责任内阁制,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本题解析: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依据上述信息,归纳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并从生产力水平、地理知识、交往范围、各地文明的孤立等角度分析原因。
(2)该问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材料二的信息:从鸦片战争时期的魏源到19世纪末的黄遵宪,逐渐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经纬度”等自然科学概念,开始认识到西方历法优于中国传统历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版、思想、经济、教育等社会各界不仅提出改行公历,而且从国际化、政治性、工具化、思想解放等角度宣传历法知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行公历,阳历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信息作出阐释和分析说明。
(3)材料三的主题是“文明的发展与借鉴”,考生可选取其中的某个角度,如“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工业文明的发展与借鉴”、“外交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等,根据确定的主题选出三个关键词,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联系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阐释说明。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他有“西方的孔子”之称,马克思评价他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下列选项属于“他”的言论的是
A.“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B.“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C.“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题干说的是苏格拉底。泰勒斯,古希腊七贤之一,他认为世界本原是水。他首次用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释纷纭复杂的自然现象,认为“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因此他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所以A排除;B是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C是苏格拉底;D是亚里士多德。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正、公开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2、从1934年开始,意大利军队不断在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挑衅,导致流血冲突。1935年1月3日,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控诉……10月7日,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家,10月19日,国联宣布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和财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墨索里尼事后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对意大利的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要退出埃塞俄比亚”。——《世界史纲》
材料3、联合国之宗旨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依照和平方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和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
(1)建立国际联盟是哪位政治家在哪份文件中提出的?依据材料1,说明国际联盟成立时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怎样的愿望?
(2)材料2中,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制裁没有包括石油,隐含的原因是什么?这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3)材料1与材料3联合国宗旨与国际联盟的宗旨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世界怎样的一种趋势?


参考答案:(1)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反映了当时世界追求和平(合作)的愿望。(2)国际联盟受到英法等大国的操纵,成为他们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导致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吞并。(3)联合国宗旨还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等问题,即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本题解析:本试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一问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概括能力;第二问抓住国际联盟的原则说明不能够对意大利实行制裁,同时也反映西方国家绥靖的心态;第三问考查课本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