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1:17: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D.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20年,梁启超对“科学万能说”的观点是“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意指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结合所学知识,1914——1918年,科技被应用于战争,沦为战争的工具,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故选D。其他三项均与材料观点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至鸦片战争后即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的顽强抵抗才使得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完成,所以A符合史实和题意,B D表述有误,C只是一个有利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关于这一时期的外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美结束敌对,正式建交
B.中美建交推动了中日建交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D.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日建交于1972年,中美建交与1979年,所以B项内容错误,与题干要求符合,故答案选择B项。中美关系正常化早于中日建交,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明太祖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最相似的是
A.设厂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B.建立新制度,分散地方官权限
C.废除原来的行政区划
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为明措施,C、D为宋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分权制衡的观点,这是孟德斯鸠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