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史》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7-03 01:16: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罗斯福新政主要调整了
A.自由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
B.劳资矛盾
C.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经济危机正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的表现.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电视问世于20世纪30年代,报纸和广播无法使人“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所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选B.?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
点评:材料式的选择题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作出判断,此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两大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是《万历首辅张居正》的图书封面。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升任首辅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重新复活
B.张居正擅权专政,削弱了君主专制
C.明朝中期,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至崇祯十七年的皇帝咨询机构,此后权利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的行政中枢。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利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张居正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内阁强化了君主专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准确含义是
A.东方落后于西方
B.东方成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C.东方国家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D.亚洲国家被迫采用西方的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结论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通过对四个备选比较可知,选项A没有反映东方从属于西方, 选项C只反映了经济上的从属关系, 选项D与史实不符,选项B东方成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既反映了政治上的从属关系即国家主权的丧失,又反映了经济上的从属关系即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所以“东方从属于西方”准确含义是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希望以此来挽救民族的危亡。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C项。A、B、D都发生在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
考点: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
点评:辛亥革命的背景: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社会:《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人们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军事: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