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1:10: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看图直接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矛盾是

A.大生产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D.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问题,提高就业率,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
本题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认为国家进步的标志是“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对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以工代赈”的措施,即建立专门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故选B。A、C、D 三项均不能体现材料中的信息“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宇?
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对数据变化的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折射了里根经济政策的失灵
B.世界的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C.这种经济格局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这是一张“大萧条”时期的新闻照片,它记录了当时哪一国家的情况

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片信息:美国国旗、蓝鹰标志。即可判断出是美国。
知识拓展:蓝鹰计划。1929年,美国陷入经济危机,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危机.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经济危机,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新政的核心和基础。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几周后,有250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他们给自己的产品标上蓝鹰,以示守法。《时代周刊》在每期上也印上蓝鹰,以表现美国人民对“新政”的拥护。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9/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