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1:10:27
1、选择题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B.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中日双方对甲午中日战争基本史实迥然不同的记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本题而言,双方记录的时间和事件非常清楚,并没有模糊不清,排除A。C和D两项都不是题干反映的本质问题,即与题干没有直接的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实际上,出题者意在说明不同的立场,对同一件事会有截然不同的解释。答案为B。
考点: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解题关键是要把题干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和选项密切联系,如C和D,它们与题干所表达的意思没有直接关系,不存在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最早始于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望厦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重点考查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的理解上;完整的关税自主权包括三个基本权力:独立自主地制定本国关税制度、管理海关行政和处理关税收支的权力。《南京条约》关于协定关税的规定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地制定本国关税的权力。这是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的开始。B、C、D三项都与关税问题无关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
①割占中国领土?②清政府巨额赔款?③开埠通商?④划定使馆界
⑤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中都有赔款的内容,这是他们的共同点。故选D。《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通商条款;《南京条约》中没有设厂条款;《马关条约》条约中没有设立使馆区的条款。因此ABC均错误。
考点: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
点评:近代以来,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不断加剧,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不断地丧失,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断的加深。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的线索,主要有抗争史和侵华史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nb sp; 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俄国
⑤日本
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各选项中均含有①④⑤,因此①④⑤肯定符合题意,可放在一旁,不必考虑。只要分析②、③是否正确就行了。根据所学知识,法、德两国虽在中国强占过“租借地”,划分过势力范围,但并未“割占”过中国领土,故含有②或③的选项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剩下的A项必然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回应: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接受两者;接受前者,拒绝后者。”中国近代的下列重大事件中,与以上三种回应方式对应一致的一组是
A.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新文化运动
C.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主要理解题干描述的“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句话的含义,其中现代化是指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即采用机器生产。西方化是指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即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对这两者都拒绝的是义和团运动,因为其盲目排外,拒绝一切西方事物。辛亥革命力图使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政治两国领域都西化。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拒绝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所以答案为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中“现代化”和“西方化”的含义,同时对选项所涉及到的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相关史实要熟练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