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7-03 01:05: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荀子提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天地为万物之本”
B.“夫形于天地之间,物也”
C.“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D.“心外无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没登过高山 ,就看不见天的高远;不站在山涧边上,不知道地的深厚。
ABC都与此相符,D与之相对立,强调内心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语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这表明英国当力图? (? )
A.将英语教育融入印度本士教育
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
C.在印度大力推行西方文化
D.推动英语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英国的这个政策,就是一个殖民教育。所以A和D可以排除。而B项的基督教没有体现。实际上和日本在中国基础教育推广日语一样,就是同化教育,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年2月广东湛江市高考测试题(一)27题)(14分)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曾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表格中关于这两个派别关系的表述,只有一组是准确的,请加以判断并简要论证。

第一组
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第二组
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第三组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


参考答案:第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2分)“异曲”: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4分)“同工”:都主张学西方,反对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救亡图存。(2分)“殊途”:维新派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2分)“同归”: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但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分)


本题解析:
本题应从维新派和革命派各自的主张,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结局来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
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标数据的分析能力。根据图中数据的年代是从1941至1947年,从1943年后法币发行量较大引起通货膨胀,给民族工业带来巨大压力。A项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6年,D项开始于1944年。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内容不包括(  )
A.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党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经济建设要综合平衡、稳步前进
D.要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已完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