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1:04: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华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二?(基辛格)在给尼克松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他们必须考虑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的可能性”……基辛格也说:“向中国开门可能帮助我们结束那场战争的苦难”,因为中国当时是越南的主要支持者……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美国坚持扶蒋反共、敌视中国的政策已有20余年,而今中国不仅没被遏制和削弱,反而成为世界五大力量中心之一,美国对华政策已告失败。?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2009年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奥巴马表示,对中美两国而言,没有比两国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双方有着许多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加强建设性对话和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而且有利于世界。美方期待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同中方加强合作。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的原因。(4分)依据材料二概括材料一中美中关系“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意义。(4分)


参考答案:(14分)
(1)原因: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双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4分)
原因:美国要借助中国与苏联抗衡;取得中国的帮助以结束越南战争;长期奉行的敌视中国政策的破产;70年代初中国国际地位提高。(6分)
(2)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利于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利于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出的世界时代特征是

A.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B.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C.世界开始区域一体化
D.发达国家改善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各项组合中,正确的一组是 (?)
A.上海──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B.广州──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C.天津──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D.无线电报──20世纪初在民间普遍使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代雅典民主制下由全体合法公民集体决策,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此相似的是(?)
A.美国总统的产生
B.中国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
C.法国总统的产生
D.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产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C都由间接选举产生,属于间接民主。D符合题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 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选举产生。如果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选举产生,则属于直接选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道家学说的是
A.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冯友兰)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任继愈)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A项强调人的重要性,是儒家思想;B项人要顺从自然,属于道家思想;C项强调人的品德,属于儒家思想;D项强调政府的作用,法的作用,属于法家思想。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