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1:03:52
1、判断题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 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满足)。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粱惠王》
材料2: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明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水火之光泽)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显赫)。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天论》引自《荀子》
回答问题
(1)试分别概括提练孟子和荀子的思想?(12分)
(2)材料2“故人之命在天”与荀子“人能胜天”思想存在矛盾,但荀子为什么还要这样说?(8分)
(3)两则材料反映出两位思想家的思想有哪些不一致的方面(6分)
2、判断题 根据下表分析,1953—1957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大致范围? | 所有制 | 土地经营 |
1949年以前? | 地主土地所有制 | 租佃个体经营 |
1950——1952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自耕农个体经营 |
1953——1954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个体经营,集体互助 |
1953——1954 | 农民土地股份制 | 初级社,集体经营 |
1955——1957 |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高级社,集体经营 |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某位思想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位思想家是谁?
A.墨子
B.韩非子
C.孟子
D.庄子
4、判断题 官僚资本的根本特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