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03 01:03: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创造条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故B项不正确;“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原则;中苏关系恶化,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创造条件,故D项不正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答案选择A项。
点评: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近年高考重点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成就等,在复习过程要注意:(1)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外交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2)理解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表现:“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把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称:“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希腊人),……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得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这将是你的专长,你应当确立和平的秩序。”对此话的最佳理解是


A.罗马人有自己的法律和政治成果
B.希腊人有着突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
C.罗马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胜于希腊人
D.罗马人比希腊人更擅长运用政治的权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古代罗马人为统治广大国家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从题干材料“(希腊人),……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得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可以判断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的艺术和哲学成就,故A、B两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和“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可知D项最能够反映材料的主旨,所以D项最全面。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韩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是
①造船业?②金融业?③汽车制造业?④电子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金融业不是韩国的三大支柱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二十世纪70年代,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盼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问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请回答:
(1)《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4分)?
材料二: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①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②建立对待第三方圆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③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5日)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4分)
材料四 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美国同欧洲的关系非改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3)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分析,尼克松所说的“------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指的是什么?(4分)
为此美国将对欧政策调整为?(2分)(4)在这前一年美国结束了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中美关系走向了正常化轨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转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4分)
(2)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4分)
(3)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摆脱受制于美国的局面。(4分);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2分)
(4)引发中国与世界他国的建交热潮,提高国际地位;直接推动了中日建交;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奠定基础;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6分。任意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亲躬自断之。?
------清.康熙帝
材料二?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弊端。(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4分)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1)特点:皇权至上。(2分)
弊端:容易产生腐败;阻碍社会进步。(2分)
(2)革命性和民主性: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制。(4分)
(3)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分)
(4)认识:从专制到民主;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才能当家作主。(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