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7-03 01:01: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冷战”局面。双方的敌对行动,包括
①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②外交对抗和封锁禁运
③军备竞赛和组建军事集团④发动代理人战争?
[? ]
A.①④?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苏联这种“秘密,迅速和不同寻常的集结”是“出于预谋的挑衅性地、不正当地改变现状的行动”,这对美国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材料中“秘密,迅速和不同寻常的集结”是指
A.发起朝鲜战争
B.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
C.成立经互会
D.成立华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l962年”“肯尼迪”“出于预谋的挑衅性地”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历史学习需要时空想象力。“1991年的欧洲”会让你想到的词语是
A.同盟与对峙
B.和解与一体
C.多极与单极
D.解体与一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91年的欧洲”苏联宣告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瓦解;此前欧共体已经成立,西欧各国正在试图建立欧洲联盟实现欧洲国家一体化,所以D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 B C中“对峙,和解与多极”均与苏联解体的史实特征不符。
点评:苏联的解体是两级格局瓦解的标志,其实在苏联的解体以前,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在1960年代分别发生了分化,法国从脱离北约即是资本主义阵营的一个标志,而60年代,由于中苏论战和两国关系的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不复存在。两大阵营的分化和瓦解实际上对两级格局的瓦解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
B.美国的随后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
C.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表明该言论应发表于朝鲜战争爆发后。“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且在“冷战”的背景下对对方充满了不信任和对形势的夸张判断。故选D。A项错误,朝鲜战争的挑起者是北方主张统一朝鲜半岛;B项错误,朝鲜的分裂是在日本投降后美苏以38度线为界分驻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而分裂的;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在1947年的国情咨文的出台。
点评:朝鲜问题是由于雅尔塔体系确立的美苏对世界的划分的结果造成的。苏联控制着朝鲜的北方,美国控制着南方。在冷战思维的严重局面下,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参战使得战争的局势很快发生了逆转,北方政权有被覆灭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兵,抗美援朝,使得南北双方最终稳定在38线附近。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片和文字材料是我们历史学习的主要材料。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冷战本身就是一场宣传战:各方都以一种绝对而坚定的方式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前苏联坚信,只有以战争的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赢得胜利;而美国相信.只有前苏联的共产制度崩溃后,这个世界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正是受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两个超级大国踏上了冲突之路。
——[英]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
请回答:
以上二材料是否完整地揭示了美苏冷战对峙的主要目的?说明你的理由。由此归纳使用文字材料的大致步骤。
(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柏林墙的建立?图二赫鲁晓夫与美国的较量?图三 柏林墙的倒塌?
请回答:
图一反映历史现象的出现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图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苏对峙的战略优势在美国,图三反映历史现象的重要意义。(5分)
(3)根据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归纳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特征。客观性是衡量历史材料价值的主要标准。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中哪些最具客观性?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1)没有,不仅是意识形态(或社会制度)问题,更主要的是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1分)步骤:读懂文字材料,理解材料的主要含义;判断材料内容的价值,完善材料的内容。
(2)原因:美苏间对峙;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古巴导弹危机,当时战略优势在美国。
意义:标志着德国的统一;两极格局走向瓦解。
(3)特征:美国和苏联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冷战对峙为主要形式;冷战初期的战略优势在美国一方;两极对峙导致德国分裂和国际关系紧张;随着东欧剧变,两极格局逐渐解体。图一、三。理由:属于实物图片。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尤其是美苏争霸斗争展开,采用了多种形式命题,综合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不失为一个好题。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