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7-03 00:58: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哪一生活现象不能反映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
A.中山装的出现
B.照相馆的出现
C.改正朔,用阳历
D.长拜作揖的礼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新变化的是
A.粮、棉、油统购统销
B.温饱问题获得解决
C.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D.城镇“安居工程”启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时间信息:改革开放以来。A项是在改革开放以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温饱问题获得解决,B项不符合题意;C项1988年提出,不符合题意;“安居工程”启动是在90年代,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
点评: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最早颁布“废止缠足”法令的是
A.晚清政府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新中国政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
A.当时商品供应匾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
B.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C.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D.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
A.三民主义
B.三省吾身
C.三权分立
D.三次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的革命理论的掌握情况,孙中山的“革命及建国”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民主义上.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