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0:57: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右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A.1861年
B.1895年
C.1907年
D.1913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由图片材料中的关键词“立宪”“议院”等“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反映了20世纪初期,清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实行“预备立宪”,故选C。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之清末“预备立宪”。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唯凭通事(及买办)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得”,此材料的反映了当时哪些新现象?
①上海成为通商口岸?②出现买办阶级?
③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④中外贸易状况有所改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第八表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十二铜表法》把人的肉身也当做债务清偿的方法,你认为这种做法可取吗?说明了什么?怎样正确认识《十二铜表法》。


参考答案:
不可取,说明了早期的罗马法仍然具有一定的野蛮和残酷性。但《十二铜表法》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本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辨析问题的能力,也旨在考查学生对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全面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企业按其性质进行组合,正确的是?(?)
①继昌隆缫丝厂?
②发昌机器厂?
③开平煤矿?
④大生纱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0年11月,成都市天府广场出土两块东汉石碑。其中一块碑文在颂扬郡守李君弘扬文教时,使用了“同心齐鲁,透近儒墨”的词句。该词句表明当时
A.四川地区经济发达,比肩山东
B.郡守贯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四川地区文教昌盛,文明进步
D.郡守推行乡举里选,察举孝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博大精深;儒墨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学派。“同心齐鲁,透近儒墨”说明四川地区的文化可以与齐鲁文化、儒墨学派相提并论。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