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2:48:43
1、判断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1954年,王援朝的父亲参加了一届人大
B.1982年,王援朝的父亲参加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97年,王援朝的舅舅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退休回来探亲
D.1998年,王援朝被村民民主选举为村长
2、判断题 (18分)(必答题)
材料一?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简要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世界主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个历史大事件有关?(2分)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2)依据材料二,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被“卷进文明中来”。(8分)
材料三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
(3)材料三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简要分析错失第三次机遇的原因。(4分)
3、判断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屡屡受挫,根源是?
A.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的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封建势力的束缚
D.外国资本的挤压
4、判断题 服饰是社会变迁的特殊载体,对下表理解最准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50年服装发展简表
时间 | 服装的主要颜色和用料 | 主要服装 | 特点变化 |
温馨的50年代 | 蓝、灰、黑、土布 | 列宁装、布拉吉 | ? |
革命的60年代 | 绿、卡其布 | 军装 | 以加工布料为主的衣着消费 |
初醒的70年代 | 颜色搭配有对比,棉布、条绒 | 军装 喇叭裤开始流行 | |
开放后的80年代 | 多种颜色搭配, 多种布料 | 旗袍、西装、 两用衫、裙子 | 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的衣着消费 |
五彩缤纷的90年代 | 颜色可以任意搭配, 各种高档服装面料 | 服装种类繁多 | 个性化、成衣化、高档化的衣着消费 |
5、判断题 《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
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B.公正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辩证地看待历史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