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9 12:41: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
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治集团
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
C.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D.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题意可知,A错,因为它不是军事政治集团;B错,因为它没有改变两极格局局面,C错,因为它有原则和宗旨,就是反对军事结盟,维护世界和平。D对,因为美苏都嫉妒它,证明它有一定实力,起了一定作用。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8年11月22日至23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胡锦涛主席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是“亚太发展的新承诺”。鉴于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已对包括亚太地区的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此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讨论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同时,对金融危机问题发表了单独声明。我国积极参与此次APEC的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亚太乃至世界的金融、经济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②有利于我国与成员国建立长期结盟友好关系 
③符合当今时代主题,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④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61年,城镇居民的的年消费量与1957年相比,粮食减少了8.4%,食用植物油减少47.6%,猪肉减少80.6%。1959年全国农民由集体分配的收入每人只有37.6元。农民家庭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受到限制,不少地方取消了集贸市场,家庭收入进一步缩减。为解决以上问题,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与苏联搞好关系以取得援助
B.大力倡导、推动“大跃进运动”
C.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发动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面有三处是错误的,请指出并给予更正:(9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围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实行分封制,由于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威胁了中央集权,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军政、财政、司法、市场等权被分散。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
??


参考答案:①汉初,实行分封制,”改为“实行郡国并行制”??
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改为“以州为监察区”??
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改为“元朝通行省制度加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晚清时期,国门渐开。虽然清政府抱残守缺,但是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仍然不可抗拒地发生着变革。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强烈要求觐见清帝,但不行跪拜之礼,清廷坚决不允。经过长期交涉,中外双方达成妥协,清廷同意外国公使可不行跪拜之礼,外国公使觐见他国君主,惯例是三鞠躬,“此次在中国请觐,改为五鞠躬,以昭格外敬诚”。
——王开玺:《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三:?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甲午战争后,洋货倾销,大量利源流向国外。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外礼仪之争反映了双方什么样的观念或心态?(2分)双方的妥协有无积极意义?(1分)为什么?(2分)
(2)根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开始经济立法的。(3分)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参考答案:(1)清政府:天朝上国的传统思想。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和制度,希望进一步控制中国。(2分)有积极意义。(1分)有助于破除传统思想和打破旧的礼仪制度的束缚,有助于近代外交制度的形成。(2分)
(2)创办近代工业,引进西方生产方式和技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创办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翻译西方书籍,冲击了旧思想,为新思想的引进和传播创造了条件。(4分)
(3)背景: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破坏;国内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清政府扩大税源。(3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意义:突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有利于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