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2:35:51
1、判断题 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出台的科技、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其先后顺序是(?)
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④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项为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所题;②项是1949年《共同纲领》中的规定;③项是1988年9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的;④项为1985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内容。故选C。
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在《共同纲领》中就有明显的体现。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在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力的不断的提升,重视教育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战国时期,提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尚贤”、“节俭”,属于墨家的思想。故选D;A孟子主张“仁政”;B庄子主张“无为而治”;C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均和材料不符。
点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还可以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他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他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清朝主流经济本能的作用
B.英国商品的倾销仅限于五口以及东南沿海
C.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D.鸦片输入增加削弱了国人的购买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1894年、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年代 | 合计 | 商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 官办或官商合办 | 外国人办(注)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 千元) | 资本 所占 比重 | |
第一时期(1872~1894)年 | 175 | 48893 | 53 | 4678 | 9.6% | 19 | 16196 | 33.1% | 100 | 28000 | 57.3% |
第二时期(1895~1913)年 | 685 | 223423 | 463 | 90801 | 41% | 86 | 29469 | 13% | 136 | 103153 | 46% |
品种 年份 | 农产品 | 手工产品 | 机器产品 | 其他 |
1893年 | 15.6 | 81.8 | 2.6 | 略 |
1910年 | 26.8 | 41.4 | 18.8 | |
1930年 | 45.1 | 30.6 | 19.7 |
参考答案:(1)形成:①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或官办企业)的刺激下,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形成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分)
②洋务企业是因为内忧外患的形势而兴办(1分)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办船坞和工厂,形成了外商企业。(1分)
说明: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不断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外商企业在中国占据优势地位。(1分)
(2)最明显的变化:商办企业(或民族企业)超过官办企业,发展迅速。(2分)
主要原因:甲午战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刺激(或戊戌变法的影响);收回利权运动;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这些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创造了有利于投资办厂的社会环境。(2分)
(3)趋势:持续增长,进入20世纪后增长更快。(2分)原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2分)
(4)特点:①农业和手工业是中国近代经济的主体,中国经济落后。②中国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提供原料,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③中国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是注意分清商办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官办和官商合办即洋务企业、外国人办即外商企业。根据所学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沿海地区产生。洋务派在“自强”和“求富”口号下19世纪60年代先后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办船坞和工厂,形成了外商企业。从统计表可以知道当时外商企业经济比重占绝对优势。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与第一时期比较,第二时期工业发展最明显变化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超越官办企业。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原因,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刺激(或戊戌变法的影响);收回利权运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这些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等方面进行回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分析表格数据,近代进出口贸易呈现出的趋势是不断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根据图表和所学知识来进行回答,农业和手工业是中国近代经济的主体,中国经济落后。中国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提供原料,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中国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图2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中展现的是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颁布的,A是1949年召开B是1949年春C正确D是1956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