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时间:2019-06-29 12:35: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各家学派中,儒法两派实力最强
B.青铜器的装饰由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
D.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确立了正统地位,在“百家争鸣”中,墨家代表了广大中下层人民,一度成为“显学”,《诗经》里边的“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庄子的浪漫主义散文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住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艾,少私义则套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彼,重徒则死处而无二虑。舍奉而事末则不夸。不夸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柬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徒,轻迁徙,则国家有惠,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政策?(1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吉,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依据材料二,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微澜”的表现。(4分)
材料三?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3)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1分)并据此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1)(1)重农抑商政策(1分)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4分)
(2)指商品经济。(1分)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商业都市繁盛;海外商贸发展迅速;宋词元曲市民文化兴起等。(4分)
(3)突破性: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分)明清时期,尽管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居世界领先,但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衰落。(4分)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了中国古代经济,涉及到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以及在中国古代两个主要时期:宋元和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本题题目难度不大,关键是要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脉络,特别注意尽管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但是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也随之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透过法律制度可以发现过去时代的特征,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期的政治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基本原则每个2分,历史地位每个1分)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体现的基本原则
历史地位
《十二铜表法》
债务人不还债务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则债权人得以押至家中留……
?
?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护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
?
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的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
?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
?


参考答案:
答案:
?法律文献
体现的基本原则
?历史地位
《十二铜表法》
维护奴隶主利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罗马的羞本法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议会主权和王权受到限制
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
美国1787年宪法
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高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多法(或资产阶级共币制度在美国确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本题解析:见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半个世纪以来,亚洲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政治秩序相对稳定。该地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三:1999 年,江泽民在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仍然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面临新的挑战。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加……摆在亚太经合组织面前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坚定不移地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局面,二是进一步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增长……”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中序号淤于的城市古今地名;据图一③④写出唐朝时从海路到朝鲜、日本的出发地点,并举例说明中华文化对以上两国的主要影响。
(2)1853 年,是谁叩开了日本的大门?此后三四十年里,日本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有何影响?
(3)简要分析材料一中图二阴影部分所代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4)材料二中的APEC 代表什么组织?该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是何时加入这一组织的?
(5)根据材料三,概述影响亚洲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1)①平城京(奈良);②平壤(平壤);③登州;④扬州。
对日本的影响:①遣唐使、留学生,推动大化改新,新政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②都城建造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③各级学校教授儒学,佛教由唐传入日本。
对朝鲜的影响:①新罗留学生最多,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设立国学,教授儒学。②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③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2)美国。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影响: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欧洲强国,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3)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影响: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实现亚太经济共同繁荣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于1991 年加入。
(5)问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插手;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恐怖主义及人口和环境问题。措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家主权;发挥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持可持续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以古代、近代及现代以来亚洲各国的相互交流及经济发展为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对第(1)题,要注意着重分析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而不是双方的相互交流;对第(2)题,要围绕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这两个事件分析日本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对第(3)题,可以新加坡和韩国为例说明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对第(5)题,可从霸权主义威胁、经济安全问题及恐怖主义和人口环境等方面分析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
①两弹一星 ②“南优2号” ③穿珠算盘 ④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