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6-29 12:35: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周恩来曾在某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一国际会议应是
A.1953年中印双边谈判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亚非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外交的了解。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题干中的“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两个词。中印双边谈判没有涉及到战争;亚非会议主题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会议;第26届联大的主题是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涉及这两次战争。日内瓦会议的目的就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因此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百世之下,使百世以上之大道昭如日月,沛若江河,微朱子,孰与归!故曰:朱子者,孔孟后一人也。朱子之道,既上接孔孟,下轶周程,则朱子者,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
——摘编自《婺源县志》卷六十六
材料二?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朱熹的历史功绩不过是完成了一次文化超越,使整个民族完成了一次理性的文化超越,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他的文化思想积淀成为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潜移默化着民族的思维模式、心理习惯、性格气质、生活方式。……孔子建立的仁学,强调了人的群体价值,而忽视了人的认知价值,朱熹发展了这种仁学,也就同时承袭了这两个缺陷。
——摘编子束景南《朱子大传》
(1)据材料一回答,作者对朱熹持何种态度?(2分)试结合朱熹的主张分析作者持该种态度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朱熹本人和朱熹的主张分别是如何评价的?(9分)


参考答案:(1)高度赞扬并神化。(2分)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的需要,故作者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大肆宣扬。(4分)
(2)对朱熹的评价:仅从文化角度对朱熹进行了客观的评价。(3分)对其主张的评价:认为朱熹传承了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为朱熹继承了孔子主张中的部分弱点,阻碍了社会的进步。(6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材料作者对朱熹的观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翻译并理解材料原文的含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来分析作者对朱熹的观点。通观材料一,尤其是材料中的“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突出的表明了作者对朱熹的高度评价与无限的崇拜。有关原因的问题,需要依据作者的观点与立场分析,并结合朱熹思想的作用来分析。
(2)第二问,首先作者对朱熹本人的评价,依据材料中的“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这个内容来分析,把朱熹从圣人还原成“人”,去掉了他身上神圣的光环,客观的评价了他;对朱熹思想的评价材料内容的观点是一分为二的,既肯定了这种思想的积极意义,也阐明了朱熹思想的消极影响,是客观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9年,茹志娟创作的《高高的白杨树》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写法上文笔细腻,清新明快,切人角度小,细节丰富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感人,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此类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文艺批评的政治色彩逐渐浓厚
B.新中国文化事业万象更新
C.新中国的文艺成就被完全抹杀
D.文艺战线出现勃勃生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可知A正确;BD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C表述绝对化。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事例是
A.昭君出塞
B.唐蕃和亲
C.迁都洛阳
D.澶渊之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640年,松赞干布派宰相禄东赞来唐,进献黄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为聘礼,太宗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641年,文成公主在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离开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亲自到伯海迎接公主,并特为文成公主筑布达拉宫,以夸示后代。故答案选择B项。昭君出塞发生在西汉元帝时期;迁都洛阳发生在495年北魏孝文帝时期;澶渊之盟是北宋于1005年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故A、C、D项不正确。
点评:唐太宗采取民族平等的民族思想和开明的民族政策,具体表现在:
武力征服,战而后和——唐初,突厥、薛延陀、土蕃等;
册封——西北各民族
设置机构——羁糜府州(东突厥)、安西都护府(西突厥)
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这些措施,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由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此后它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开始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实行以日美关系为核心的全方位的外交。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