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2:28:12
1、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对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登陆西西里岛
2、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于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在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竟然使用武力威胁。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想出用“劳工参战”的新方法。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美国某报刊则评论道:“一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也有人这样评论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
(1)根据材料,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中国采取“劳工参战”方式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华工兵团的作用。(7分)
3、判断题 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 ]
A.克里米亚
B.凡尔登
C.列克星敦
D.萨拉热窝
4、选择题 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事件有
①《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②苏美英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
③慕尼黑会议召开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5、判断题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的话:“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英国与德国,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彼此竞争。……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撕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从事战争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和德国的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矛盾
B.欧洲矛盾重重使战争成为一种常态的现象
C.因为经济利益的冲突使英德矛盾变得尖锐
D.德国与英国不值得为商业利益而进行战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