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9 12:25: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以保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为目标
B.列强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
C.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地区
D.都为强占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思考:当时列强侵华的主要目的都在于打开中国市场。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01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深圳考察工作时,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发表讲话,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性。中国近代史上首先拉开政治体制改革序幕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题目中要求的是首次政治改革的是戊戌变法,学习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所以C项,B不是首先的DA不是政治的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C.清政府跨台
D.中华民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B不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同盟会是辛亥革命的领导政党,都不是成果;CD都属于辛亥革命的成果,但清政府跨台是既成事实,而民国却是有名无实,革命果实被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军阀窃取,因此符合“空壳”的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点评: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内容中,哪一项规定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瓜分中国,意思是分割中国领土,分析各个选项,只有A项表述的内容是关于日本在《马关条约》中割占中国领土,这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为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瓜分中国的含义,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由此推断这段文字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内容涉及到割地有“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并且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些内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