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9 12:21: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位村干部说:“现在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的,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这种改变缘于
A.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B.已“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
D.农村实施土地流转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表达的意思是现在的村官不是上级指派的,而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要对村民负责,这源
于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故C项正确;A、D两项说的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与题干无关,
故排除;“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我国体制改革的方向,故B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中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直接目的在于
A.实现少数民族独立自主的权利
B.对少数民族实施特殊的保护
C.防止可能出现的民族压迫情况
D.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直接”一词的含义,且只有实现了D,才能实现A、C,B项错误,在新中国,应当说不存在对少数民族实施特殊的保护的政策,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A.自然天体运行规律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的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宋明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是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规范,对人的要求便是封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故选C。AB两项明显错误;D项是董仲舒的理论。
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亚太经合组织的使命在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亚太经济共同繁荣。实现这一点,就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这也是中国积极参加这一组织的活动的目的所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是两位学者的言论: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皮柯《论人的尊严》
真正高尚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彼特拉克
【材料二】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位学者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并列举同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两部代表作品?(2分)
(2)依据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主张是什么?(1分)这一主张有何重要意义?(2分)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孟德斯鸠和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分别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主张?(3分)从这个角度分析启蒙运动时期对人文精神的发展。(4分)
(4)以上几场运动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2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主张: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2分)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微笑》等。(2分)
(2)信仰得救。(1分)
意义:使信徒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和精神上的自由。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2分)
(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1分)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2分)
发展:批判对象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并提出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构想。(4分)
(4)本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
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和“真正高尚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可以得出两位学者的共同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两部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微笑》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可以得出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主张的历史意义。
(3)材料二“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为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可得出两人的主要主张。启蒙运动相对文艺复兴而言,不仅反对教权主义,更反对专制主义,把反封建斗争推进到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角度。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欧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次运动在本质上的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