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6-29 12:21: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该图体现了古代中国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状态。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进入近代以后,“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洋布的大量输入
C.民族工业的兴起
D.洋务运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进入近代以后,“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鸦片战争后,西方洋布的大量输入。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电讯事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到甲午战争前夕,我国大部分省份和重要商业城市都架设了电报线路
B.旧中国,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到1949年,全国电话容量只有37万门
C.最早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的是丹麦的电报公司
D.目前,移动电话用户多于固定电话用户,后者已经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固定电话用户已经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1962年9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长期不变;鼓励社员饲养家畜家禽;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及副业生产;房前屋后的果树竹木,永远归社员所有。由此可以看出(? )
A.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
B.从根本上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在农村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D.恢复发展自然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C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后;? D不对,恢复发展自然经济是历史的倒退;60年代初面对三年经济困难,党和政府提出“调整”等八字方针,因此选A.
点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中心是调整)
;意义: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2分)对于历史上“民本思想”传统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反映了中国思想史、政治史发展的重要特征。
视角一: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3分)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1分)
视角二: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
材料二?(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2)依据材料二,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思想?(1分)这一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
(1分)
视角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四?(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据材料三、四,指出这一“质的飞跃”主要是指什么?(1分)从真正关注民生的角度看,新三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1分)新三民主义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内涵?(2分)
视角四:共产党的以人为本理念
材料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4)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解读,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先秦“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的民生观的最大不同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主张: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3分)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1分)
(2)思想: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1分)意义、影响: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近代反专制民主革命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分)?
(3)“质的飞跃”:明确反帝。(1分)新发展: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1分)精神内涵: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分)
(4)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2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民本思想,回顾所学知识列出他们的思想主张。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民本思想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理论。
(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3)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民族:一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明确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指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新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中共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先秦“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的民生观的最大不同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政府借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此举最能反映的历史特征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设立自由贸易区给予外资外商更多的优惠和便利。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