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2:19:34
1、判断题 【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3月30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承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些”,沙皇政府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各省先后成立了省贵族委员会,各自探讨改革方案。后来提出代表性的两个方案:一个要求完全废除农奴制;通过赎买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土地由农民本人赎买,封建地租的赎金则应由国家负担。另一个方案规定只将宅因地分给农民,而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地主。
材料二?日本派出使团到西欧国家考察。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利通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依据材料回答:?
(1)为推行改革,俄、日两国各自采取了哪些准备?
(2)一般认为,俄国改革在建立新的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突破,日本则建立起全新的经济文化制度。从所给材料看,造成这一改革结果的原因分别如何?
参考答案:
(1)俄:成立机构,制定改革方案;日:派出使团,考察先进国家。
(2)俄:贵族和地主参与制定方案,方案多考虑地主利益,方案只涉及土地制度。日:全面学习西方的先进做法,涉及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由考察团成员执政进行落实。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俄国和日本历史上的改革。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要想当然的直接联系课本所学知识去分析。第一问俄、日两国各自采取了哪些准备?先从材料中找答案,再联系所学的知识,得出俄国制定改革方案日本,考察先进国家。第二文主要从材料中找出原因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
B |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 |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
C |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D |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与历史结论逻辑关系的正确理解。A 项实际上是维护债权人利益;B项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城市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就是城市化,两者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C项1860年俄国还是农奴制社会,不属于资本主义;只有D项在20世纪初,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说明资本和生产越来越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改革年代 参考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或工业革命的影响)。“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以下事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商鞅变法改变了社会性质,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①正确;王安石变法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而且结束是失败的,②不符合题意;阿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③不符合题意;1861年改革后,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扩大了,沙皇专制政权逐渐成为俄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④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C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1)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正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盛行着农奴制度,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使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