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9 12:03: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力
B.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理解。  "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含而成,显然是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因此选B。 C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具体内容之一,AD说法错误。
考点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其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是(   )
A.雅典奴隶
B.雅典公民
C.雅典妇女
D.外邦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雅典民主政治”、“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城邦民主的核心力量是,雅典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即雅典的公民。广大奴隶、妇女和外邦任均被排斥在民主殿堂之外。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希腊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力量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贵族议会)。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梭伦调整政治机构方面的措施,从材料可以看出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参考答案:(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1分)
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3分)
(2)措施:从公民中抽签产生国家公职人员;设立四百人会议。(2分)
原则:公正、公平(或答中庸)。(1分)
(3)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1分)
特点: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2分)
(4)认识:政治文明(或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或多元化);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念能力。从材料“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中归纳材料的中心论点;根据所学知识,一种政治制度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可以从经济、地理、民族关系等多角度作答观点的依据。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念能力。“措施”据材料二概括即可;据“创立了一个四百人会议”“每部落一百人”“把保卫法律的职责……(贵族议会)”等信息可知,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平等、公正的中庸原则。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既提及了议会,又提及了皇帝,而且皇帝的权力较大,故可判断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据材料“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中对皇帝、议会权力的规定可知其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到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不同的政体反映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这是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具体国情造成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其中“人人”是指
A.除奴隶以外的公民
B.全体的贵族
C.全体罗马共和国的成员
D.外邦的自由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公民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其中“人人”指的
是公民。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公元前452年至公元前451年,罗马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B.保障了平民利益,适应了罗马帝国巩固统治的需要
C.有章可循,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D.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的结果,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使罗马法律由习惯法发展成成文法,这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