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2:02:35
1、判断题 与“九龙”“归宁”问题的解决相关的政策
A.人民代表大会
B.政治协商
C.和平共处
D.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九龙”“归宁”问题即是香港的回归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对香港问题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香港回归后,在坚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享有一定的自治权。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中国。此阶段,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人物的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大众。对此评论不妥的是(?)
A.当时的服装没有美化功能
B.服装亦可表达政治倾向
C.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友好
D.反映当时社会主义国际阵容较为稳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项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各阶段的发展表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甲午战争后发展情况比较好
B.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C.国民政府成立初发展比较顺利
D.抗日战争胜利后明显好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抗战胜利后由于官僚资本的压制,民族工业发展进入到衰落时期而不是好转。故选D。A项正确,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B项正确,一战期间是黄金时期;C项正确,民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经济发展较快。因此ABC均符合史实。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 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虽然发展缓慢,但是总的来看,在抗战前还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春联,反映我国十年探索时期农村“盛世景象”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C.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全民族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促成成吉思汗陵寝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的最重要意义是( )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B.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依据材料“国共两党一致促成”来看,在抗日战争时期,此举有利于国共团结抗日。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