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1:58:26
1、判断题 拿破仑帝国与反法同盟间的战争,最终以拿破仑帝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这一结
果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
A.在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力量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失去人民的支持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区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
D.这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落后的法国的胜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必须首先明确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措施是为了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拿破仑帝国是资产阶级军事帝国。据此分析B项不符合题意,首先排除,并不是所有反法同盟国家都有拿破仑的占领区,排除C。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是在1840年左右,与拿破仑时代不符,再排除D。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也可得出A为反映出的根本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仔细观察下图,它说明?
[? ]
A.恢复帝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拿破仑是值得称赞的英雄
C.法兰西共和制度的确立非常艰难
D.罗马教皇控制着当时的法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法国在大革命后,国家精英以大革命代表的普世价值即“自由、平等、博爱”作为界定法国国民的标准。任何生于法国,或是移居法国并认同这一普世价值者,均可成为法国人。这便是公民民族主义的原型。
同时期德语精英的民族主义运动,尝试将分散于欧洲各处的德语社群聚合起来,建构统一的新民族国家。在此脉络下,德国民族主义者即发展出以血统为标准的种族民族主义观:只要父母是德国人,无论你生在何方,都是德国人;反之,若父母不是德国人,就算你生在德国境内,也不是德国人。
材料二? 19世纪末,部分德国知识分子企图建立一个比较开放的、以文化为标准的德国认同,即不论血缘,只要同化成讲德语和信奉新教便能成为德国人。但当时很多波兰农民移居到德国东部,在政府与民间的多番尝试下,仍坚持讲波语和维持天主教信仰,结果导致德国知识精英放弃同化东部移民,甚至支持驱赶波兰移民,回到以血缘定义身分的封闭民族认同。
——以上材料均摘自罗杰斯·布鲁贝克《在法国和德国的公民身份和国家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两国形成不同国民身份认证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国民身份认证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7分)
参考答案:
(1)法国:处于大革命期间,为了加强革命的力量,国民身份的认证以是否认同革命理念为标准。(4分)
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为了完成德国的统一,因而更加注重血缘。(4分)
(2)变化:血缘认证到语言信仰认证再到血缘认证?(3分)?
影响:由于继续强调血缘认证,最终引致纳粹的雅利安人理论,进而引发了对犹太人的屠杀。(4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中“法国在大革命后,国家精英以大革命代表的普世价值即“自由、平等、博爱”作为界定法国国民的标准”、“德语精英的民族主义运动,尝试将分散于欧洲各处的德语社群聚合起来,建构统一的新民族国家。”可以得出法国的原因是大革命时期,为了加强革命的力量;而德国为了完成德国的统一,因而更加注重血缘。
(2)依据材料中的“即不论血缘,只要同化成讲德语和信奉新教便能成为德国人”、“回到以血缘定义身分的封闭民族认同”可以得出其变化是:血缘认证到语言信仰认证再到血缘认证;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德国重新注重血缘认证,最终引致纳粹的雅利安人理论,进而引发了对犹太人的屠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蓝本的著名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人权宣言》
D.《法国民法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马克思把1870年9月起义称为是愚蠢的举动,但1871年4月又说:“我英勇的巴黎工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马克思的这两段评价
[? ]
A.互相矛盾
B.自我否定、自我修正
C.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一样
D.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