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1:57:24
1、选择题 “晚上10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中日甲午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伪满洲国建立
D.苏联对日宣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描述的历史现象的人物、地点和结果,依据教材相关知识,这应九一八事变,而ACD项不符题意所描述特征,B项正确。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 重大历史事件再现的能力。难度小。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中国?
A.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开始向西方学习
D.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要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这也使得近代中国革命的道路异常曲折,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也是鸦片战争带来的重要影响但不是根本性的影响。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鸦片战争
点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错误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信息中不难发现从1927-1928年中共的成员构成由以工人为主体转变为以农民为主体,这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转向农村发展,暂时放弃了对革命中心城市的占领,转而走向“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特色革命道路,所以答案选C,A项此时已经失败,B项开始于南昌起义,D项此时尚未发生。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利用表格材料的形式考查北伐战争的影响。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注意时间信息:1926年6月-1927年6月,由此可以判断题干中现象出现在大革命时期,由此可以直接排除A、C。再由地理范围信息:湖南、湖北、江西三地的农会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可以判断正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结果,且湖南、湖北、江西还是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因此B符合题意,同时排除D项。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面哪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
A.割占中国领土
B.保护鸦片贸易
C.打开中国市场
D.赔款2 100万银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地和原料来源地。故选C。B项是直接原因;A项不符合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经济实力增强的要求;D项明显错误,只是说了赔款方面。
考点:鸦片战争
点评: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国门而发动的侵略性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降低关税都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商品销售受到严重的阻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