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1:55:18
1、判断题 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平等思想的传播?②通商口岸的开设?③民主政权的建立?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
D.①②④
2、判断题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正确表明材料中作者观点的是
[? ]
A.外来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B.中国人不适宜着西装
C.传统服饰仍有生命力
D.中国服饰西方化
3、判断题 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对微博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出现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
②推动的力量是信息技术革命?
③反映了大众传媒的变迁?
④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判断题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
A.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判断题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
①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