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9 11:51: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材料三 日本传统文化能够承接外来文化的刺激及压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日本的儒家学派,即朱子学。在伦理道德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和需要,但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这显然与儒家在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俗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的前提下,最终强调“天下为公”之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天赋人权”理论,但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与此同时,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近来年,日本经济界与学术界构筑了“日本式经营”的学说,其中列举的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文化的特征。
——孙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和三,概括儒学对韩国和日本近代化的影响。(8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⑴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6分)
⑵影响:儒学的集体意识和自强不息精神推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4分)协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民权服从国权;保留忠孝观念,避免原有价值体系崩溃引起社会思想混乱;把儒家思想应用于生产管理中。(4分)
⑶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作为长时间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也带来了禁锢思想,压抑人性,封闭保守的消极影响。(6分)


本题解析:
(1)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提取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提取出“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提取出“ 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2)此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和三中抓关键词句,材料二中的“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材料三中的“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构筑了“日本式经营”的学说,其中列举的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文化的特征。”
(3)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知,中国儒学对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都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联系教材中“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内容,概括作答。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孟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孟儒学·儒学的发展和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四人的共同之处是(  )

A.都生在宽松的政治氛围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句话表达了“人人皆可以为圣”的圣人观,甚至有蔑视“圣人”一词之嫌。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陆九渊也是理学大家,亦不会。黄宗羲主要是批判君主专制,也不大可能。唯有离经叛道、于正统思想对着干的李贽有可能。(李贽的这句话继承发展了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和王阳明所说的“满街皆圣人”。)因此选择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的异端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这表明(    )
A.佛教和道教挑战儒学正统地位
B.为了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的需要
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
D.统治者要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项与唐宋时期的史实不相符合,唐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汉代儒学的一些思想已经不能控制人心,加之魏晋时期的战乱,佛道教的兴盛,所以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思想一致的地方是(  )
A.克己复礼
B.性本善思想
C.仁的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的根本,仁礼是一脉相承的,而这具有不可割裂性。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