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29 11:47: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
A.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
B.清朝末年维新人士
C.民国初年北大学生
D.文革期间红卫兵



2、判断题  近代史上西方文化不断传人,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张有才的爷爷张富贵1915年结婚,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结婚典礼上他的穿着应该是
[? ]
A.对襟褂子
B.唐装
C.西装
D.长袍马褂



3、判断题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4、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
?
图1?长袍马褂? 图2?西服与旗袍
?
?图3?20世纪? ? 图4?20世纪70年代末到
?80年代的确良面料衣裳

图5?20世纪90 年代后女性职业装
(1)判断图1、2反映的时代。 ?
?
(2)图1至图2时期服饰、称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解释其原因。?
?
(3)观察图3,该种服装流行反映了哪些时代信息??
?
(4)相对于图3,图4、5中的服饰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



5、选择题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体现了(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