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9 11:25: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晚清重臣翁同龢在日记中描述著名买办徐润的花园时说:“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你认为这里的“夷气”主要是指
A.陈设带有西洋风格
B.全部供外国富商居住
C.园中皆为木式家具
D.招聘欧洲建筑师施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是指中国近代的建筑吸收了西洋风格,中国近代建筑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特征,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题意含义不符。
点评: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是高考中的重要考查点,中国近代建筑的变化是物质生活变迁的重要体现。高考在考查物质生活习俗的各自表现之外更侧重对其变迁时代背景的关注,物质生活习俗的变化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强,西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活方式也随之传播到中国;②清政府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开埠通商,发展近代工商业;③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为物质生活的变化提供了基础;而近代思想文化的进步,则促进了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对世界一体化潮流,亚非走向了自主型的工业化道路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D.世界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主要体现为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即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由此分析可得出A、B、C选项提法都限制了文化艺术领域里的自由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正确的是?(?)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加入WT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中苏建交;颁布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2 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两极格局结束标志:1991年12月25日,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为立国六十九年的苏联划上句号。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中发展迅速的行业主要有
①纺织业?②面粉业?③造纸业?④火柴业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