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9 11:25: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北京时间2009年9月12日白宫宣布,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见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降低美国市场的轮胎价格
B.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与规则
C.有利于稳定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D.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面两幅图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求同存异
B.战略同盟
C.另起炉灶
D.睦邻友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建国初期中苏结成战略同盟;C不对,这是指建国初期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外交关系;D不对,中美不是邻国,因此选A。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如“最早”“最主要”等;对比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当洋货入侵较早的沿海和沿江地区,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时候,广西西北地区90.45%的农民仍然穿自制土布,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近代中国经济极不平衡
B.洋货进口数量不大
C.广西人民掀起了抵制洋货的爱国运动
D.广西还买不到外国的棉纺织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一要分析时间限制,二要分析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原因,三要对比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不同状况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沿海和沿江地区,导致自然经济迅速解体;而广西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受冲击的影响力度不大,自然经济具有抵制外国经济的特点,所以农民仍然穿自制土布的多,可以推出近代中国经济极不平衡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是一句流行甚广的理财警句。2007年8月15日,美国股市收盘仍保持连日以来的下滑势头,次日,欧洲和亚太地区的股市都反映强烈股指纷纷下挫,中国上证指数也大幅下跌。对上述现象最确切的理解是
A.美国主宰世界经济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密不可分
D.人们都热衷于股票投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一支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中国共产党 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好花终须绿叶扶”。故选C。A项是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的地位;D项基层民主是在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实行的基层民主制度。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