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拿破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9 11:24: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和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8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述。(7分)


参考答案:
(1)依法行政;(2分)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2分)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2分)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2分)
(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2分)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2分)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2分)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2分)


本题解析:第(1)小问根据所学知识,“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在拿破仑时代,行政原则要根据《拿破仑法典》而出,所以行政原则可以归纳为依法行政。社会原则可以根据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主张来归纳,即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分析,“民族主义和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是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第(2)小问主要考察《拿破仑法典》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史实,不难分析出:《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
(2)本题考查的是对拿破仑法典的积极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继承性:《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革命性: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理论基础: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加以概括。
点评:(1)注意从材料中读取信息,抓住关键词。(2)对人物评价要注意一分为二,积极方面在顺应时势,发展资本主义;消极方面,个人独裁,一定程度上破坏民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方各州人民中似乎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他们认为,随着共和党政府的执政,他们的财产,他们的和平生活和人身安全都将遭到危险。这种恐惧是从来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
保持各州的各种权利不受侵犯,特别是各州完全凭自己的决断来安排和控制本州内部各种制度的权利不受侵犯,乃是我们的政治结构赖以完善和得以持久的权力均衡的至为重要的因素;我们谴责使用武装力量非法入侵任何一个州或准州的土地,这种入侵不论使用什么借口,都是最严重的罪行。
材料二?任何一个州,都不可能仅凭自己动议,便能合法地退出联邦——而任何以此为目的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联邦是不容分裂的;我也将竭尽全力,按照宪法明确赋予我的责任,坚决负责让联邦的一切法令在所有各州得以贯彻执行。
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决不能成为敌人。尽管目前的情绪有些紧张,但决不能容许它使我们之间的亲密情感纽带破裂。
——上述材料均摘自1861年3月4日林肯总统的就职演说
(1)林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这一就职演说?从内容看,表达了林肯怎样的政治主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林肯的历史贡献。(7分)


参考答案:
(1)背景:美国内战前夕,南北方矛盾尖锐。主张:保持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现状,各州的各种权利不受侵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力图以和平手段来解决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分歧。
(2)贡献: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内战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


本题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林肯当选总统是在南北方关系日益紧张,矛盾越来越尖锐的背景下当选为美国总统的,从材料“保持各州的各种权利不受侵犯,特别是各州完全凭自己的决断来安排和控制本州内部各种制度的权利不受侵犯”、“任何一个州,都不可能仅凭自己动议,便能合法地退出联邦——而任何以此为目的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等信息可以看出林肯政府的政策态度。(2)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林肯的主要贡献主要有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内战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恩格斯在《法国状况》中说:“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文中“法典”根本的贡献在于( ? )


A.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
B.保证农民在革命期间取得的小块土地
C.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D.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以法律形式巩固下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拿破仑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拿破仑的主要意图是
A.颁布一部通行欧洲的法典
B.强调以法国为主宰统一欧洲
C.鼓舞法国士兵的斗志
D.实现欧洲货币的统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的信息“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来看,拿破仑要实现欧洲的统一,但是“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可以看出,拿破仑强调以法国为中心实现欧洲的统一。故选B。AD项只是说了材料的一个方面;C项与材料无关。
点评:在近代,即有欧洲统一的思想,拿破仑曾经想着以武力统一欧洲,但是最终失败。20世纪后,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欧洲联合提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一体化进程的开端。发展到现在是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建设需要特别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787年于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历时三个月,麦迪逊是带着一套宏大的制宪方案前来与会的……他草拟的“弗吉尼亚方案”成为会议上制定的新宪法的理论依据。他不同意汉密尔顿等极端联邦派的主张,而是主张建立一个能在中央与各州之间层层分权的联邦体系,确立司法部门的独立地位,并提出应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会议期间,麦迪逊对会议过程做了详细而准确的记录,为后人了解这次秘密会议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联邦宪法》于9月17日正式签署公布。
材料二?为了使新宪法在弗吉尼亚得到批准,应华盛顿的强烈要求,麦迪逊又参与了争取新宪法得到批准的运动,因为华盛顿看到,在弗吉尼亚,反对宪法的势力相当强大。通过竞选,麦迪逊进入了弗吉尼亚州的批准会议,他不仅成了赞成批准一派的领袖,而且指导了会议辩论。经过极其激烈的斗争,宪法在弗吉尼亚得以批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文涛《隐蔽的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麦迪逊成为美国“宪法之父”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辩论中麦迪逊为让“宪法在弗吉尼亚得以批准”可能阐明的观点。(5分)


参考答案:
(1)原因:麦迪逊的制宪方案为制定新宪法提供了理论依据;麦迪逊反对极端主义,倡导理性主义,使联邦制和分权制衡原则得到认同;麦迪逊是制宪会议的主要记录者;麦迪逊的努力使得《联邦宪法》得以正式签署公布。(10分)
(2)观点:新宪法中联邦制优于邦联,但中央与各州之间存在一个层层分权的联邦体系;新宪法将会给国家带来安全、稳定和繁荣。(5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一套宏大的制宪方案”“不同意……极端联邦派的主张”“做了详细而准确的记录”等信息可以直接归纳出麦迪逊成为美国“宪法之父”的原因。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分析及知识的迁移能力,题干要求学生说明“宪法在弗吉尼亚得以批准”,麦迪逊的理由,联系已学宪法的内容,可以从宪法规定的联邦制优于邦联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利,且使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