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1:20:58
1、判断题 下列关于先秦儒家学说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尚未形成理论体系
B.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C.与佛、道思想融为一体
D.是关于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的学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各项数据、与表中整体趋势出现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1958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 粮食产量 | 棉花产量 | 油料产量 | 粮食产量 |
1958 | 20000 | 196.9 | 477.0 | 1563.1 |
1959 | 17000 | 170.9 | 410.4 | 1214.7 |
1960 | 14350 | 106.3 | 194.1 | 985.5 |
1961 | 14750 | 80.0 | 181.4 | 506.5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产量表可以看出,国家经济衰退严重,结合年代信息分析其原因有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会运动,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故②③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3分)古今中外,政府和社会精英对于社会和谐都有过许多思考与实践。
材料一?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毕生致力于此。他的“大同”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主张里。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刘雅丽《略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道德观与和谐社会》
材料二?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
——《现代快报》2011年8月14日《伦敦与巴黎骚乱对比》
材料三?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
(1)在20世纪20年代的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就民生方面提出了哪些有利于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2分)你是否赞同材料一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的“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主张?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2)结合材料二,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2分)试列举该流派2个其他代表作品(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党在21世纪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上所做的重要努力及解决的问题。(4分)
参考答案:(13分)
(1)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每点1分,共2分)
不赞同。(1分)二者在阶级属性上有着根本上的不同(2分)。
(2)批判现实,主要关注深刻的社会矛盾,揭露社会的黑暗。(2分),作品法国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莫泊桑《羊脂球》;哈代《苔丝》等等(任写两个得2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分)
科学发展观,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的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歌词中的“天路”指的是
A.兰新铁路
B.宝成铁路
C.京九铁路
D.青藏铁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迁移能力。材料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可知与西藏有关,而四个选项中只有青藏铁路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 )
A.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的矛盾
B.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
C.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
D.帝国主义封锁和国内反动势力的破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正确理解和掌握不同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三大改造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由私有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