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1:20:58
1、选择题 2008年9月,引发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面对危机,各国政府积极应对,中国政府更是这场危机中的主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实力强大,开始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经济
B.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形成美、中两个超级大国
C.充分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主要依靠美国的力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给出了关于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情况,分析选项,A项和B项说法都错误,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经济,联系所学,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应对,并对全球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D项错误,这场危机由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引发,很快扩展到全球,充分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答案为C。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解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有几次调整?这几次调整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①1953年至1956年对农业的改造,是解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第一次调整。
②从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调整。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再次调整。
区别:①三大改造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后两次调整都是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的调整。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而三大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适应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本题解析: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在解放后主要有三次。区别主要看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
D.注重精神文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4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
A.新中国有了健全的民主和法制制度
B.国家根本大法和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宪政时代确立
D.明确全国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54年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才刚刚起步,所以还不能说健全,故排除A;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故排除B;明确全国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是在1954年一届人大上,但是D不能说明宪法的作用,故排除D;综上所述,C最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据新华社北京2012年12月4日电:为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12月3日上午,全国人大机关举行宪法墙揭幕仪式。下列对该宪法理解正确的是
A.该宪法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修订通过
B.该宪法使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C.该宪法在修订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D.该宪法首次提出“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为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可知该宪法是指通过修订之后的1982年宪法,这次宪法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对1954年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进行修正,它的出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巨大进步,答案选C,A 项说法错误,该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B项是在1954年中得以确立,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点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在1954年宪法出台之前一直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可以视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雏形,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进程,而“文革”使得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遭受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得以恢复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