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1:04:47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1)根据曲线图简要描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3分)
(2)试分析19世纪末到一战结束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4分)
(3)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期发展缓慢,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一战期间获得了较快发展;一战后逐渐萎缩,到了1956年完成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退出了历史舞台。
(2)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空间;民族资本家艰苦创业;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艰难曲折;国家的独立强大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保障。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民族资本主义的有关问题。特别要注意图片中的起伏。(1)根据
图片就可以看出。19世纪60、70年代,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东南沿海一带;从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近代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段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民族工业萎缩;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2)可以从中国内部的政治变化及政府政策、资本家的爱国、实业救国思想,群众反帝爱国斗争和外部的国际环境等方面来分析。(3)由图片看出:发展曲折;从曲折原因(三座大山、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等)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必须要有国家的独立富强。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1年8月5日,《爱尔兰时报》在评价某组织时说它“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一条道路通向政治影响深远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条通往无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这个组织是( )。
A.北约
B.华约
C.欧共体
D.欧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盟。从材料中“政治融合”、“半个世纪”、“欧洲经济和政治”等信息判断,它不是军事组织,所以排除A、B两项,通过材料中的“正面临”,可排除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 ②民族资本主义 ③洋务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船坞、工厂,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该图这张历史照片拍摄于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面对与会各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生的分歧时,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鲜明提出的外交方针,各国代表赞扬和拥护周恩来在会上的发言,休息时他们纷纷找周恩来总理签名留念。周恩来在这次发言中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 B.“求同存异” |
C.“另起炉灶” | D.不结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内容,在1955年召开的是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赞同,所以B正确,C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A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D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对外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